新聞文章 新聞文章

新聞文章

空氣質素「比肩國際」 達至世衛指引目標無期?

datetime2021-06-29
分類
標簽
images

(2021年6月29日新聞稿)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早將空氣污染視作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危機。環境局今日公布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 2035》,回顧不少改善空氣質素的努力,然而,綠惜地球認為當局缺乏決心,《藍圖》中既沒有提出空氣質量水平達至世衛《空氣質素指引》(AQGs) 的時間表,亦沒有壓抑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日趨嚴重的臭氧濃度積極對策,讓香港市民繼續受污染之害。

綠惜地球發言人稱,環保團體和醫學界過去普遍批評,環保部門在收緊空氣質素標準上,只以政策可行性出發,而非以保障公眾健康為前題,以致臭氧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濃度,遠高於世衛水平;而本港市區的臭氧濃度,更在2012至2020年間上升了35%。

《藍圖》提及,粵港澳三地政府今年開展為期三年的《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在海、陸、空進行空氣監測,以深入了解大灣區內臭氧的成因及傳輸的特性,為制訂改善區域性臭氧污染問題的政策提供科學基礎。這意味區域臭氧情況,未能在數年內得以改善。

至於可吸入懸浮粒子上,當局數年前雖修訂了標準,仍較世衛指引寬鬆至少一倍。微細懸浮粒子 (PM2.5) 的容許超標次數,便由 9 次增至 35 次,如同打開污染缺口。

當局提出《藍圖》的「最終目標」為「空氣質素全部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空氣質素指引》」,不過本會發現文件並沒有同時交待達標的時間表,給人「開空頭支票」的感受。

綠惜地球表示,是屆政府將於明年離任,當局要做到:第一,確保政策的延續性,勿重蹈人去茶涼、無以為繼的覆轍;第二,定期交代措施落實進展,以示問責。

傳媒查詢: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