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燒」多年 減排勿歎慢板
(2021年04月17日 評論)今年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題是「修復我們的地球」(Restore Our Earth)。對持續發燒的地球先生來說,中美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若無法「修復關係」、協力對抗全球氣候變化,說甚麼也都只是空話。也因此,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本月14至17日到訪上海,就氣候合作交換意見,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當然,氣候已非單純的環境挑戰,還是大國能源外交的博弈工具;對中國政府而言,更是突破西方國家圍堵的籌碼。
溫室氣體 消散需達百年
回歸氣候議題。截至2020年底,排放全球65%以上溫室氣體的110多個國家,相繼承諾在2050年前後達致碳中和,意謂屆時減排量將會高於排出。這固然值得鼓舞,但這張長達30年的氣候期票最終能否兌現,仍待觀察。再說,溫室氣體效應並非「熄爐收火」,無法一下子為地球降溫;它更像燜燒煲,因為積年累月排出來的溫室氣體,將持續為地球「保溫」,要耗上數十甚至上百年,才能慢慢消散。
現實是,2020年的高溫已打破歷年紀錄,升溫2℃的關口幾乎是守不住了,現在惟有寄望不要衝破3℃。
自1995年起,聯合國每年為對應氣候變化召開大會,25次會議下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平均濃度有增無減,代表人類一直為發燒中的地球蓋上厚厚的被子,也反映出這類國際會議並未帶來積極作用。如此並非說地球先生無藥可救,反而在過去1年,迎來一絲轉機。
無論是真心抑或假意,中國政府去年9月宣布,在2060年或更早達致碳中和,促使日本和南韓等鄰近國家提出碳中和承諾;加上美國總統拜登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世人自期望產生骨牌效應,把一直不願意積極面對氣候問題的排放大國,如俄羅斯、澳洲、沙地阿拉伯、巴西等拉進來,無法置身事外。
政治上打開缺口,亦要技術到位、經濟可行。近幾年,可再生能源技術成熟,價格直迫甚至低於化石燃料。商人的嗅覺最靈敏,看到節能減排勢不可擋,訂定的碳中和目標,比很多國家都來得進取,同時帶動更多綠色投資機會。從電動車龍頭Tesla的市值飊升,甚至超越豐田這個老牌子,可見一斑。
年輕人未來將承擔大人氣候不作為的苦果,他們也為自己大聲疾呼了。瑞典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英國的「反抗滅絕」、美國的「日出運動」等氣候運動此起彼落,以道德力量促使各地政府正視氣候挑戰。
在新冠疫情下,絕大部分國家經濟下滑,但同時深刻體認到,若再對氣候危機坐視不理,他日要付出的代價更是難以承擔,於是不少國家都推出綠色新政,在經濟復甦上不忘遏止氣候變化。
碳定價機制 透過市場力量減排
以上種種,都可以說成事後孔明。若要驅動減排的引擎,普遍認為應該透過市場力量「威迫利誘」,衍生出「碳價」等市場機制。全球已有超過60個碳定價機制,藉着徵收碳稅或碳排放交易進行,要多排溫室氣體的國家或大企業承擔財政後果,因而達至減排效果。
世界銀行指出,要緊貼巴黎氣候協定的減排目標,2020年碳價至少要提高到40至80美元;然而,國際間每公噸碳價差天共地,由最高的100多美元,到少於1美元都有,平均在幾美元上下,又怎能發揮作用?所以說,碳價能否大幅提升,將是評估年底第26輪氣候大會成效的重要指標。
氣候談判歷經20多個寒暑,代表地球先生已發燒多年。大家都不會樂見「明日之後」般的氣候災劫,但發燒太久會「燒壞腦」的,世人別歎慢板了。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1年04月17日 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