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政策評論 Press Release & Policy Opinion

(2021年10月8日 新聞稿) 今日多區嚴重水浸,反映積極應對氣候危機刻不容緩。然而,環境局今日發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下稱「藍圖」),沒有列出達至碳中和的實質對策,包括未有為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電力、運輸及廢物相關行業訂立法定減排目標及時間表。綠惜地球因此憂慮,「2050年碳中和這張藍圖期票,是計劃趕不上氣候變化。」

(2021年10月6日 新聞稿)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以「聚焦發展,為香港勾劃未來」,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綠惜地球指出,「北部都會區」面積300平方公里,即三萬公頃,是目前香港面積的27%,相等於三十個明日大嶼發展計劃,預料可容納目前近34%人口。 綠惜地球擔憂 ,「北部都會區」涵蓋的魚塘、濕地、綠化地帶,政府為求造地建屋,會犧牲生態環境。

(2021年10月02日評論)「你有想過移民嗎?」相信近年部分港人想過同一問題。無獨有偶,全球也將面臨移民潮,世界銀行在上月中旬大膽預測,「移民潮」將在未來10年內出現,至2050年加劇,估計有約2億人因氣候危機離開家園,更警告若未來10年無法扭轉危機,「氣候移民」將避無可避。真有如此嚴重嗎?

(2021年8月26日新聞稿) 拖拖拉拉逾十五年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下稱《垃圾收費》)今日終在立法會三讀通過,但不代表該減廢火車頭便可全速啟動。綠惜地球指出,環保部門與政黨在三月舉行閉門會議,商議出連串附加限制,令法例有效落實徒添變數,減廢成效甩轆。

(2021年09月28日新聞稿)政府即將更新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下稱《藍圖》)將於年底發佈。多個團體 (下稱團體)今日帶同1.9米高的「大煲煮地球」藝術裝置,於政府總部前向環境局代表遞交政策意見書,要求政府訂立進取的氣候政策,並促請政府把清晰的碳中和路線圖納入《藍圖》之中。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政府應負起責任,立即為地球「校細個火」,配合國際社會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C以內的目標,以紓緩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