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山徑問題

 

喜愛行山遠足的你,有沒有留意山徑的變化?密集的遊人足跡為香港的熱門山徑帶來了什麼影響?

1.

水土流失

「水」可說是山徑最大的「敵人」。

 

山徑上的水土流失本是自然現象,意指土地表面受到風和水沖刷,造成土壤侵蝕及水的流失。


然而,遊人的腳步會帶走表土,或造成下陷處,一旦下雨,雨水會沿著軌跡往下流(逕流),產生不同程度的侵蝕現象。

長期及頻密的踐踏甚至會令植被退卻,更令降雨直接沖刷山徑表土,加劇水土流失。

徵狀一:沖坑
徵狀一:沖坑

流水帶著沙石沖刷山徑,形成條狀凹地,如沒有採取紓緩措施,沖坑會隨日子不斷加深或擴闊。

徵狀二:樹根外露
徵狀二:樹根外露

土壤流失導致樹根外露,樹木因而失去支撑,容易倒塌。外露樹根亦容易把遊人絆倒。

徵狀三:凹穴
徵狀三:凹穴

雨水挾帶石頭磨蝕泥土,在凹陷的位置旋渦打轉,漸漸生圓形的凹穴。

2.

石屎化
(水泥化)

以石屎鋪建的山徑與自然環境欠和諧,建造過程容易對周邊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並增加碳排放。同時,由於石屎鋪面的山徑無法滲水,導致雨水只能從山徑兩旁表土流走,持續的沖刷會導致山徑兩旁出現沖坑,加劇水土流失。

 

石屎比天然泥面更吸熱,山徑的表面會較高溫,硬度亦較強,對關節撞擊力比天然泥面大,影響遊人的郊遊體驗因此,不少人會選擇走在旁邊的泥土或植被上,以圖避開石屎山徑,導致其他的山徑管理問題。

3.

亂開小路或捷徑

為了趕快到達目的地,遊人不走原有的山徑,反而自行開闢捷徑,甚至「穿林」以縮短路程。我們常見登峰山徑、轉彎角等處的植被受踐踏;亦有遊人為了到風景開揚的位置「打卡」,自行走出小路。

然而,此舉會破壞植被,令原有完整的植物群落碎片化,影響植物生長,騷擾樹林內的野生生態。亂開捷徑也增加行山人士的安全風險(迷路、進入密林的危險性等)。

徵狀:主徑外出現分支 形成「植物孤島」
徵狀:主徑外出現分支 形成「植物孤島」

當有遊人開始不沿主徑前行,開出的支路路胚會因遊人行經而逐漸清晰,繼而吸引更多遊人使用,最後令其成為與主徑同樣清晰的路徑。於山徑彎位的捷徑更容易形成「植物弧島」,植物在兩路之間慘變成孤島,無法取得足夠水份和養分。

4.

擴闊

行山人士或會因積水、泥濘、「不想走石屎級」等原因,改為走在原有山徑旁的植被或泥面上,山徑因而被擴闊。當旁邊發生水土流失而又變得不好走,人們便再往外擴闊,山徑漸漸擴闊成沙泥大道,青翠不再。

積水及泥濘﹑植被後退及出現複線
積水及泥濘﹑植被後退及出現複線

因水文、微地形及土壤特質因素,導致山徑降水積存不散,造成水窪或濕滑。尤其在粘土及土壤排水不良之處,更容易出現泥濘,不易使用者通過。

 

當遊人不願意行走在原來的山徑上,便會選擇走向山徑旁邊的植被以另闢舒適走線。植被受長期踩踏後便無法生長,導致植被後退、山徑被擴闊或複線化等其他山徑管理問題

 

因此,山徑擴闊一般伴隨其他山徑問題,以致遊人不願沿主徑行走,這些問題可能包括路面積水及泥濘﹑山徑路面損壞或水土流失。

5.

山徑垃圾

膠樽、紙巾、食物及飲品包裝等一次性即棄用品,都是山徑上常見的垃圾。遊人把垃圾留在郊外,或沒有放進有蓋垃圾桶內而被風吹走,除了影響環境衛生,更引來野生動物翻摷、誤食塑膠垃圾,影響自然生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