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郊野及自然資源

本頁圖片/檔案 - img-01

 

香港地處熱帶北緣,屬亞熱帶氣候,約 60% 為天然山坡,擁有逾 200 座離島。香港面積雖小,只有約 1,114 平方公里,卻是一座擁有逾七成自然「綠地」的城市,台灣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就以「四分之三的香港」一詞去稱呼這片「綠地」。當中包括了 25 個法定郊野公園和 22 個特別地區,受著《郊野公園條例》保護,佔全港土地面積約 40%。

 

香港的岩石主要為花崗岩和火山岩,兩者擁有不同的風化特性,也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觀。

 

 

香港也是一個沿海城市,海洋總面積達 1,650 平方公里,東面水域面向南中國海,受季節性水流及季候風影響,西面水域受珠江河口淡水徑流影響。截至 2023 年,設立了7個海岸公園及1個海岸保護區,受《海岸公園條例》保護。

 

香港生物多樣性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人口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卻有著極為豐富的優美景觀及生物多樣性。這多得上天賜予氣候、地理位置等優良天然條件,以及前人與當代人共同守護這些難得的天然資源:

WhatsApp_Image_2024-09-25_at_19.20.26

>3300

維管束植物

山中疤痕

55

陸上哺乳類動物

IMG_3328

580

鳥類

IMG_7205

245

蝴蝶

original

133

蜻蜓

IMG_1049

90

爬行類

IMG_1442

25

兩棲類

WhatsApp_圖片2024-10-3022.03.51_d84b3ae8

196

淡水魚類

 

(數據截至 2024 年 8 月,資料來源:香港生物多樣性網頁)

 

 

 

郊野公園之角色功能

 

根據漁護署刊物《郊野十年》記錄,早在 1960 年代,全球冒起保護環境趨勢,各國紛紛設立國家公園:

 

1965

 

戴爾博夫婦(L.M. Talbot & M.H. Talbot)代表世界保育聯盟(IUCN)為漁農處(AFCD)進行研究,並發表《香港保存自然景物問題簡要報告及建議》(Conservation of the Hong Kong Countryside),當中亦有建議香港可劃定為郊野公園的地方。

 

1967

 

時任港督戴麟趾委任「郊區的運用和保存臨時委員會」,全面研究成立郊野公園的提案。

 

1971

 

熱愛遠足的麥理浩爵士到任港督。在其大力支持下,《郊野公園條例》於 1976 8 月正式生效,多個郊野公園陸續落成;保護自然生態、提供康樂及教育設施,成為郊野公園三大目的。

 

郊野公園除了成為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人的後花園、休憩放鬆的地方,同時也發揮著維持生態安全的功能,包括為野生生物提供棲地、保存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保持淡水資源穩定、樹林綠帶為城市降溫、在平衡氣候上發揮作用等。

 

本頁圖片/檔案 - 1

 

 

 

 

香港山徑資源

 

想接觸香港郊野,大家一定會由搜尋合適的郊遊徑入手。現時郊野公園內有定期維修管理的郊遊徑總長度超過 500 公里,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負責日常管理: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共用圖片/檔案 - 5 共用圖片/檔案 - 6

本頁圖片/檔案 - img-03

 

(數據截至 2024 年 8 月,資料來源:郊野樂行)

為何需要無痕山林?

 

 

 

參考資料:

  1. 漁農自然護理署(2007)。《郊野叁十年》。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 張志輝(2016)。《香港的郊野公園和受保護地區》。 香港:香港立法會資料研究組。取自 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essentials-1617ise06-country-parks-and-protected-areas-in-hong-kong.htm
  3. 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取自 https://www.afcd.gov.hk/tc_chi/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