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政策評論 Press Release & Policy Opinion

(2016年5月25日) 香港每日棄置528萬個膠樽,卻只有低得可憐的14%回收率。以低價購買食水的飲品製造商賺取厚利,卻沒承擔相應的回收責任,讓膠樽災難持續惡化。環保團體綠惜地球(The Green Earth)促請立法會盡早通過延宕多時的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法案,並規管膠樽和鋁鉑裝等飲品包裝。

(2016年5月7日) 對於公屋公共範圍可否加裝飲水機,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答得直接:「居民可方便地自攜飲品於有關場地享用,又可在屋邨的商舖購買飲品。」相信很多人和張局長想法接近,認為渴了大可買瓶樽裝水、果汁飲料甚麼都好;環保一些,自備飲品也可以。這也是我城習以為常的思維,也因此很少人會把飲水機視作扭轉價值的關鍵政策工具。

(2016年4月24日) 4月22日地球日,不應只是個「行禮如儀」搞記招的良辰吉日,還該確確切切,是個環境抗爭的記念日子。1970年第一屆地球日,在美國發生一件劃時代的事。1500個年輕人,組成延綿三公里的人龍,手上提著可樂、芬達、雪碧等空瓶子,還有一袋袋的圾袋,喊著「把垃圾送回製造的人」的口號。當來到可口可樂亞特蘭大總部門口,大家把空瓶子、垃圾丟下,抗議這家大品牌做出不再回收汽水樽的決定。

(2016年4月23日) 有電子傳媒揭發,香港主要的回收舊衣商,大量棄置公眾善心捐出的衣物。很多捐贈者以為,舊衣會送給有需要的基層市民,卻原來絕大部分會賣到發展中國家。說白了,這是一門生意。既然是生意,怎麼會「倒米」扔掉,尤其是當中不乏頗新的衣物?

Page 114 of 116 1211111211311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