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rticles News Articles

News Articles

錯有錯着道歉信

images

(2023 年 1 月 6 日 專欄)這是有關道歉信的故事,信件在去年七月以中、英、西班牙、印度、印尼及菲律賓共六國語言發出,但香港沒媒體提過,也可能無幾人知悉。在此重提舊事,因信件背後錯有錯着地、扭轉近年全球減塑運動的方向,值得一書。

發信者是美國赫赫有名的環保組織Ocean Conservancy(以下簡稱OC),縱使你不太熟悉機構名字,但它在過去數十年來擔大旗、每年公布全球淨灘(包括香港)調查結果的新聞,大家總該看過。

有五十年歷史的OC在海廢議題上頗具江湖地位,而且強調倡議有根有據,故此提出的都有分量。沒想到它在二○一五年發表的報告 Stemming the Tide,讓機構摔了個大筋斗。

報告就海洋的塑膠垃圾提出嶄新視角,直陳全球海上廢塑中,有55%-60%源自中國、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五個亞洲國家,並提出解決之道:以焚化技術「一爐永逸」。

報告出台正值全球開始關注海洋塑膠垃圾時,於是亞洲諸國頓成眾矢之的,而東南亞等地的環保團體則被大大的惹怒了。為什麼發展中國家會而成為代罪羔羊?至於昂貴兼有環境風險的焚化技術怎麼可能是靈丹?說穿了,它只能燒掉被廢棄的已造之物,壓不下不斷生產的源頭,反而變相鞏固大規模生產、消耗和棄置的線性發展模式。

那份報告出台七年之後,OC痛改前非,在道歉信中坦言「我們高高在上的⻄方觀點常會、而且已經在工作中造成盲點」,狹隘地錯把亞洲國家視作海洋垃圾的「 罪魁禍首」,「卻沒有承認發達國家(如我們的國家)過去和現在的責任,發達國家至今仍在生產並排放廢物至這些國家。」

信中一反支持焚化的立場,強調之前的報告「忽略了焚化會造成真實的健康和環境後果,通常由最得不到充分服務 (照顧)的人口來承擔⋯⋯(也)沒考慮焚燒和廢物轉化能源(轉廢為能)技術如何繼續支持塑料產量的攀升,也沒把減少對原生塑料的需求,納入作為邁向碳中和未來和循環經濟的更大舉措。 」

遲到總好過冇到。OC沒解釋為何多年後才致歉,但民間力量確曾在此間扭轉乾坤。它們揭示已發展國家及企業的污染惡行,重奪話語權,令聲譽受損的OC無法再迴避爭端。

而在海廢議題上一度捱打的東南亞國家,原以為無法翻身,沒想到竟然催生出在地環保組織「擺脫塑縛」(Break Free From Plastic,下簡稱BFFP)。原來危機也是轉機。

BFFP以OC慣常的淨灘活動介入議題,但創意地把可識別包裝商號的膠袋、膠樽、食物包裝等廢塑料,按品牌分類統計。二○一七年,BFFP率先在菲律賓試水溫,實踐加入品牌調查的淨灘,翌年推廣成全球行動,幾年下來的調查得出一個結論:全球一半以上能識別品牌的廢塑料包裝,出自可樂、百事、P&G、雀巢、聯合利華等跨國龍頭企業。

傳統淨灘只統計廢物類別,不盤點製造者,生產商便能隱身其後;品牌分析卻把它們通通推到鎂光燈下,角色無所遁形。究竟是誰製造了這許許多多無法回收處理的即棄包裝?於是輿論開始轉風向。自此,民間從企業源頭端打開減塑的新局面,驅使企業近年或自願或被迫地公布塑膠用量,以及減量的行動等。走筆至此,不得不拜賜於那份Stemming the Tide報告的陰差陽錯。

在打企業戰的這幾年,BFFP結連了東南亞、亞洲、北美、歐洲等地的民間團體,建立網絡和工作默契。及至中國二○一七年底禁止進口「洋垃圾」,導致發達國家把塑膠垃圾轉出口至東南亞等地,這個網絡便能快速動員起來,進行跨地域的協作和監管,把廢塑膠貿易的議題一下子炒熱。在此氛圍下,主力監管全球電子垃圾轉移的《巴塞爾公約》,決定從二○二一年起把塑膠垃圾納入規管,為遏止塑膠跨境污染開啟新篇章。

今日,大家已經看不到Stemming the Tide了,因為OC已將報告下架。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報告背後的督導委員會,成員包括與即棄塑膠包裝關係密切的可口可樂、陶氏化工、美國化學理事會,以至國際環保組織。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2023 年 1 月 6 日

明周文化 錯有錯着道歉信

We value your privacy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serve personalized ads or content, and analyze our traffic.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consent to our use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