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rticles News Articles

News Articles

首相刺破大家無著衫

datetime03 Dec 2021
Category
Keywords
images

(2021年12月3日 專欄)別以為回收塑膠能解決全球海洋和海洋野生動物面對的威脅,因為這個想法既「錯誤」也「行不通」。發表這番言論者,不是環保團體或「阿茂阿壽」,而是英國首相約翰遜。印象中,這是第一次有重量級國家領導人刺破大家的回收夢。

他在英國氣候大會前幾天的記者會上說這話,關注的人不多,但關鍵是,約翰遜捅穿了一個赤裸事實—即使大家做好日常廢物分類,回收品最後仍可能被扔到垃圾場。數字不騙人,全球的塑膠回收率平均只得14%;香港更低,二○一九年僅得8%。

塑膠製品印上的綠色箭型三角標誌,立意是好,但在整整五十年來,這個符號被塑膠產業操弄,灌迷湯似的灌輸一個訊息:塑膠不打緊,只要用後回收,廢膠就會循環不息地再生。但實情是,大部分塑膠廢品並非繞着三角形循環地轉,反而沿着一條直線走,即大量製造→大量消耗→大量棄置。

這個綠箭標誌的確代表「可回收」,但「可回收」不代表真的回收了,中間可以存在很大的落差。歐洲塑膠回收協會(Plastic Recycling Europe)就「可回收」(Recyclable)下定義:「只有當一種產品或包裝,在消費後能夠得到合理的、規模化的收集、分揀及再生利用(用於新產品製造)時,才能被標記為『可回收』」。就是說,撇除塑膠材料,要做到有效回收,還須有普及的收集設施、足夠處理的分類及再造場,和有足夠需求的買家市場,缺一不可。這說明了回收率低的緣由,也呈現要真正做好回收再造,代價不菲。

領悟到回收真相者,還有美國加州參議員Ben Allen。美國Consumer Brands Association民調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美國人誤以為,任何帶有回收標誌的塑料物品都會被回收再造,但真正會再造的不到10%。Allen提出法案,除非證明塑膠產品及包裝在州內大多數社區得以回收,並會再利用來製造新產品,否則禁止濫用綠箭頭。

此法案最終獲州議會通過,並於十月由州長簽署,將在二◯二四年起執行,成為全美第一個通過相關法規的州份。

加州的例子,就是要確保回收到位,而非讓標誌淪為名不符實的塑膠推銷。

美國的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下簡稱NPR,去年揭發,塑料產業協會一早認知回收塑料在經濟上並不太可行,多年來卻一直放大回收效果。誠如協會一位前總裁向NPR披露,說好回收的「故事」,塑膠就賣得好,即使這並不真確:「如果公眾認為回收有用,那麼他們(塑料業者)就不用那麼關心環境了。」

下回再聽到有人高喊回收,要懂得檢視是否有相應配套,若然發現對方口惠而不實,記得大聲疾呼,說說誰人沒穿衣裳。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1年12月3日 明周文化

We value your privacy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serve personalized ads or content, and analyze our traffic.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consent to our use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