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9

執垃圾與民主法治

(2019年7月2日) 有次在郊野執垃圾,遇上在路邊歇息的大媽。大媽操普通話:「也幫我帶走垃圾吧!」說時手一伸,把用完的包裝袋遞過來。我答:「不好意思,我在清理山徑垃圾。不遠處有垃圾桶,你可以自己拿過去,或者帶下山,盡公民責任。」大媽創意無限地說:「我不想拿過去,不如我掉在地上,你再撿走。」

香港特產:怡寶膠樽?

(2019年6月19日) 在網上徵集怡寶膠樽,換來一堆黑人問號。原因之一,是不知怡寶為何物。
也難怪,這個內地樽裝水品牌絕少在本港發售,可是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過去一年四十三次淨灘撿到的廢飲品膠樽,十居其二(17.7%)由怡寶出品,總計一千四百零八個。

飲品膠樽品牌年度報告 繁簡體品牌各佔一半 (附短命膠品牌調查短片)

(2019年6月2日新聞稿) 海洋每年被迫吞食800萬公噸塑膠垃圾,而飲品膠樽長年高踞淨灘垃圾數量前列,是有代表性的海廢監測指標。綠惜地球過去一年進行了43場淨灘行動,清點共11,321個飲品膠樽,發現華潤集團旗下的內地品牌怡寶最多,其餘依次為全球飲品巨企可口可樂、本地的維他及屈臣氏,還有第五位的康師傅。

甩底大學問

(2019年5月16日) 真人真事之一:有大學生「著晒suit」上堂匯報,同學訝異淺灰色的地板上,怎麼竟有一地Oreo餅碎,而且愈來愈多。卻原來該學生借了親戚十年前結婚用的皮鞋上陣,卻因太久沒穿而碎裂。

廢塑傾倒協議 如何扳倒政治巨人的?

(2019年5月19日)廢塑污染像一場跨地域跨物種的流行病,最高的山上有、最深的海床有、動物體內有、植物的土壤有、我們的食物也有,試問人類又怎能獨善其身?最新消息是,5月10日,管制全球有害廢物貿易的《巴塞爾公約》(全稱《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修訂案意外獲得壓倒性通過,把低端廢膠貿易納入管制,發達國家不得再以「循環再造」之名,行以鄰為壑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