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he Green Earth

生產者責任制減廢 政策配套須到位

(2022年8月6日 專欄) 香港每日平均棄置到堆填區的飲料膠樽,多達500多萬個,反映減塑及回收成效差強人意。在綠惜地球等環保組織的長年倡議下,環保部門正準備推出相關的生產者責任法規(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s,PRS),以作對應。

綠惜地球回應環境保護署生產者責任計劃文件

(2022年7月28日 公開信) 本會審慎歡迎環保署於 2022 年 6 月提出的 PPRS 替代框架,但本會憂慮以下幾個漏洞將阻礙 PPRS 落實減少即棄塑膠的目標:• 最低退款金額(HK$0.1)太低,難以鼓勵廣泛市民參與;• 第一年的回收目標並不進取,落後於業界及其他國家/地區做法 • 替代框架對於源頭減量目標隻字不提; • 替代框架將責任從生產商轉移到系統營運者(SO); • 其他即棄塑膠飲品容器類型被排除在外

From air pollution to waste, has Hong Kong’s environmental report card improved since 1997?

(5 July 2022 SCMP)
As Hong Kong has just celebrated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its return to China, it is worth reviewing some ke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see if there has been improvement since 1997. The results would help Hong Kong’s new chief executive, John Lee Ka-chiu, set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hich he has vowed to do and which are critical for Hong Ko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環保團體就優化《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程序意見書

(2022年6月30日 聯團報告發布)《環評條例》自1998年實施以來一直未有全面檢討整個制度,雖然過往在個別項目掀起爭議或被受到司法覆核挑戰後,環保團體以至社會各界曾獲邀討論環評制度,就環
評程序中不同漏洞提出建議,但整個環評程序上未有明顯更改。隨著環評執行第24個年頭,當局以「優化」為名提出多項提議,如提早進行生態基線調查、設立中央環境數據庫、增加「指定工程項目」清單豁免項目等,惟只側重於加快環評速度,未有著眼提高質素,亦沒有修補漏洞。9個環保團體現就當局提出的方案作回應,並且提出意見,促請當局以環境為本改善環評程序,勿因貪快而犧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