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徑上的水土流失本是自然現象,指土地表面受到風和水等沖刷,造成土壤侵蝕及水的流失,但隨著近年遊人使用量增加,盛事活動頻繁,使用密度及強度均提高,加速了熱門山徑的水土流失,形成不同程度侵蝕現象,甚至沖溝。
流水帶著沙石沖成的條狀凹地,如沒有採取舒緩措施,會隨日子不斷加深或加闊。
泥土流失,令樹木失去支撑力,容易倒塌。
路由一變二,走出多一條分枝?
植物在中間慘變孤島,漸漸取不到足夠水和養分。
雨水挾帶石頭磨蝕泥土,在凹陷位置旋渦打轉,漸漸產生圓形的凹穴。
沒有改善根本問題,即使建了梯級,也非長遠。
「不想走樓梯」、「想避開小水洼」.......種種原因令遊人不走正路而走在山徑旁的植物上,久而久之,植物和草都不再長,小徑變成了康莊大道,青翠不再。
S彎是最常發現捷徑的地點,貪快的遊人不走正路,直接穿林通過,影響樹林及植物的生長。
利用石屎鋪建,與自然環境欠和諧